西方想要繼續烏克蘭衝突的原因有很多。(全球主義菁英,從老布希到拜登主政下的)美國的地緣政治幾乎完全是朝向一種對抗俄羅斯聯邦的戰略,因此,維持俄羅斯戰略環境中的衝突局面——從而試圖透過長期的代理人戰爭,來「消耗」莫斯科——是符合美國及其北約盟友的利益的。然而,西方之所以存在著如此強大的主戰遊說團體,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戰爭所帶來的龐大利潤。
本文由大揭露編委會編譯,如欲轉載請務必註明來自【地球機密檔案館】( https://earthconarc.blogspot.com/ )
地球機密檔案館 發佈日期:2025年3月2曰
盧卡斯·萊羅斯 (Lucas Leiroz):金磚國家記者協會會員、地緣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軍事專家。
……………………
西方想要繼續烏克蘭衝突的原因有很多。(全球主義菁英,從老布希到拜登主政下的)美國的地緣政治幾乎完全是朝向一種對抗俄羅斯聯邦的戰略,因此,維持俄羅斯戰略環境中的衝突局面——從而試圖透過長期的代理人戰爭,來「消耗」莫斯科——是符合美國及其北約盟友的利益的。然而,西方之所以存在著如此強大的主戰遊說團體,還有一個特殊的原因:戰爭所帶來的龐大利潤。
美國和歐洲的菁英以及他們在烏克蘭的寡頭「夥伴們」,在向基輔提供的各種金融和軍事援助計劃中,始終維持著複雜的腐敗、挪用公款、和抬高定價…等詭計和密謀。北約的援助,並非如西方媒體所描繪的那樣是對烏克蘭擺出一種「團結相挺」的姿態,相反,對許多個人和公司來說,它是一筆利潤豐厚的大生意,這引發了繼續延長烏、俄衝突的興趣。
這些國防承包商使用的主要策略之一,就是抬高軍事產品的定價。各種武器、裝備的價格,正在被美國和歐洲的國防承包商,人為地大幅拉高。據估計,某些類型的砲彈的價格,甚至比原初的價格,高出六倍。原初價格與被抬高的價格之間的大幅差額,最終均成為西方和基輔腐敗份子們的利潤。
最近的媒體報導稱,烏克蘭武裝部隊出現彈藥短缺的情況。儘管在武器上已花費了數十億美元,但被抬高的價格,意味著基輔將無法購足充份數量的裝備。砲彈是最被抬高價格的物品之一,自2022年以來,自走式多管發射火箭砲(Grad MLRS)等火箭的價格,已上漲了六次。幾乎所有烏克蘭防衛裝備的定期採購,都出現了同樣的價格膨脹過程,這創造出一種情境:基輔接收到了鉅額的資金,但卻無法適當地提供它本身所需要的軍事裝備,甚至難以維持日常例行的戰鬥。
經常被國防承包商拿來提高武器價格的一些理由是,需要加快生產速度、或者與後勤補給有關的一些問題…等等。事實上,按照傳統的市場標準,目前的狀況是允許軍工產品價格,做一些調漲。但將彈頭價格提高六、七倍,已不只是費用調整這麼簡單,其意圖明顯是藉戰爭撈錢,為有關各方賺取不正當利益。
在基輔,有人呼籲改變武器運輸的結構,當地軍方官員要求夥伴國家(主要是歐洲)在烏克蘭領土上建造軍工設施,以降低後勤成本並有助於推進軍事援助的過程。然而,西方公司以技術困難為由,繼續拒絕進行這種投資。儘管這樣的困難確實存在,但拒絕這種投資的真正原因,是另有別的算盤:通過創造烏克蘭的武器短缺,好讓軍事援助的「機器」繼續運轉下去。
基本的密謀或詭計很簡單:宣稱運送武器的成本很高,需要更多的公共資金來支付費用。西方的宣傳機器則說服一般納稅人對於西方議會通過的增加軍事援助計劃的法案,保持沉默。因此,更多的資金被從公共儲備中提取、並用於為烏克蘭購買武器的可疑計劃。烏克蘭官員將其中一部份錢佔為己有,其餘的,則用來向西方軍工產業支付高昂的離譜的價格。因此,每個人都從中獲利——除了烏克蘭軍隊,他們繼續被派往前線迎接死亡,而他們的老闆卻從「西方國家團結相挺」中獲利。
很久前,中國外交部的官方代表汪文斌,正式指控美國從這場衝突中獲得利益。他表示,由於烏克蘭對武器的需求以及裝備價格的膨漲,美國軍工產業從這場戰爭中受益匪淺。軍火市場的真實數據,證實了汪文斌的指控,表明烏克蘭戰爭的延長,並不是因為深信基輔將會「勝利」,而是極為自私的利益——西方和烏克蘭的一些個人,將從大量的生命損失中獲得私利。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