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歷山大·杜金認為,「新雅爾達」將以俄羅斯、西方、中國、和印度等主要文明大國之間的關鍵談判為標誌,最終建立一個超越西方主導的多極化世界秩序。
本文由大揭露編委會編譯,如欲轉載請務必註明來自【地球機密檔案館】( https://earthconarc.blogspot.com/ )
地球機密檔案館 發佈日期:2025年2月25曰
亞歷山大·杜金認為,「新雅爾達」將以俄羅斯、西方、中國、和印度等主要文明大國之間的關鍵談判為標誌,最終建立一個超越西方主導的多極化世界秩序。
……………………
80年前,1945年2月4日,同盟國雅爾達會議召開,這次會議形塑了納粹德國戰敗後的世界秩序。當時德國戰敗已是不可避免,而戰勝國陣營——蘇聯集團(Soviet bloc)和西方自由主義-資本主義世界——的領導人為戰後、後-納粹的全球格局,奠定了基礎。
二戰後秩序的特徵,是只存在兩個陣營、兩個集團,擁有兩種對立的意識形態,從而劃分了世界、並劃定了各自的勢力範圍。這種模式總體上一直維續到華沙公約組織(Warsaw Pact)解體,以及最終,蘇聯本身的解體。隨著蘇聯的崩潰,雅爾達體系實際上已經終結,取而代之的是單極世界。
因此,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本質上是一個秘密的顛覆性組織——在塑造後-蘇聯俄羅斯國家地位與狀態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也就不足為奇了。它影響了葉爾辛時代的俄羅斯憲法、新的稅法和土地法規、以及其他結構性的變化。隨著《雅爾達協定》徹底瓦解之後,這標誌著單極世界秩序的勝利。
現在,我們看到了普丁和川普會晤的前景。確實,這是兩位偉大的政治人物,兩位代表著兩個文明國家(civilizational states)的領導人。但就目前情況而言,他們的會面還不會成為「新雅爾達」("New Yalta"),仍然無法界定下一個世界秩序的範圍及特徵,而下一個世界秩序只能是多極化的。就人類的命運而言,進行一次真正的談判,必須滿足兩個關鍵性的條件。首先,單靠普丁和川普是不夠的。第二,俄羅斯要充份參與重塑全球格局,就必須實現一個關鍵的里程碑:在烏克蘭,戰勝全球主義。正如史達林在衛國戰爭中戰勝了希特勒一樣,普丁必須確保在烏克蘭的勝利。
是的,我們正努力朝向這個目標,而且這個目標一定會實現。但只有在烏克蘭取得勝利後,俄羅斯與西方文明之間真正具有重要意義的談判,才會發生。然而,即使這些談判也無法最終確定全球架構,因為一個多極化的世界,需要其他文明國家的參與。至少,中國和印度必須參與,以促成至少四方的談判。
再者,歐洲與美國的關係日益疏遠,自成一個獨特的地緣政治模式。因此,歐洲成為另一個潛在的參與者。我們還必須考慮擁有十億信徒的伊斯蘭世界、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這些代表了另外三個文明行為體,他們的觀點在新的全球架構中,也不能被忽視。
然而,在美國川普的支持者與「深層政府」(美國內部狂熱的全球主義菁英)之間的持續內戰中,新的世界秩序已然形成。值得注意的是,民主黨組織了支持美國國際開發總署的示威活動,但川普和馬斯克已停止了這些示威活動的運作,因為他們認定美國國際開發總署握有可能能夠將大部份民主黨領導層以及部份共和黨人加以定罪的文件。
這就是為何美國目前深陷於內亂之中。川普必須贏得這場衝突並開始建立他的美國模式。同樣,俄羅斯必須在烏克蘭的戰爭中取得勝利,在戰場上擊敗全球主義者和他們的傀儡。中國(注: 如抽乾中國沼澤地,清理中國深層政府及國際深層政府在華勢力)、印度、非洲、和拉丁美洲,也需要在面臨新的挑戰中證明它們自己。而伊斯蘭世界目前也正面臨「大以色列」計劃(the “Greater Israel” project)挑戰的考驗。
因此,我重申一下,我們尚未到達進入一個「新雅爾達」世界的情境,亦即兩個陣營已經基本上戰勝了一個第三陣營,並且正準備定義下一個世界歷史的循環週期。目前,我們仍然處於衝突之中,甚至可能處於大規模戰爭的邊緣。只有當這些戰爭結束,勝利者和失敗者已被認定時,我們才有可能談論大國領導人之間舉行真正對未來具有重大影響的會議,以建立新的世界秩序的結構。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