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是一場騙局…美國和北約軍火工業,在與俄羅斯的代理戰爭中,創造了創紀錄的4000億美元銷售額

西方資本主義既是戰爭的贊助者,也是沉迷於戰爭的上癮者。
 
西方武器製造商去年的總收入達到了4000億美元,創下了創紀錄的銷售記錄。據媒體報導,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再創新高,達到令人垂涎的4500億美元。

………………………………………………………………………………………………………………

本文由大揭露編委會編譯,如欲轉載請務必註明來自【地球機密檔案館】( https://earthconarc.blogspot.com/ )

作者:Strategic Cultural Foundation
日期:2023年8月11日
出處:https://strategic-culture.su/

………………………………………………………………………………………………………………

地球機密檔案館  發佈日期:2024年4月12曰


 

西方資本主義既是戰爭的贊助者,也是沉迷於戰爭的上癮者。

西方武器製造商去年的總收入達到了4000億美元,創下了創紀錄的銷售記錄。據媒體報導,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再創新高,達到令人垂涎的4500億美元。

正如我們在最近社論中曾指出的那樣,烏克蘭可能就像一場大屠殺。但顯然,西方軍火工業正享受著無比龐大的利潤和股市投資。

這波利潤極為豐厚的新業務,大部份源於北約在烏克蘭與俄羅斯進行的代理人戰爭,這場戰爭已邁入了第二個年頭。沒有跡象表明:西方或其資助的基輔政權採取任何外交努力,來結束這場流血戰爭。

迄今為止,在烏克蘭大發利市的主要企業受益者是一堆美國公司,其中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Lockheed Martin)、波音公司(Boeing)、和 RTX(原雷神公司)…等巨頭。但同樣享受飆升利潤的,還有其他北約國家的武器製造商:英國的貝宜系統公司(BAE),法國、荷蘭和西班牙的的空中巴士公司(Airbus),義大利的李奧納多公司(Leonardo)、以及德國的萊茵金屬公司(Rheinmetall)。

本週,拜登政府要求再向烏克蘭提供美國納稅人稅金240億美元的援助。北約國家為提供支持而流向基輔納粹政權的資金,則難以追踪。就連北約當局似乎也不知道確切的數字,這就是猖獗的腐敗,不可避免地與巨額資金的分配相關。但據估計,僅去年一年,美國和北約對烏克蘭的援助總額,就在1500億美元至 2000億美元之間。

我們正看到的是一場大膽的騙局:美國和歐洲的一般公民正在資助將歐美國家納稅人的錢流入武器公司的金庫。而且,這件事不存在任何民主的選擇。這已是既成事實。或者,換另一種方式說,敲詐勒索、強取豪奪,沒在客氣。

當然,基輔政權核心圈子,包括傀儡總統弗拉基米爾·澤倫斯基及其厚顏無恥的國防部長阿列克西·列茲尼科夫(Aleksy Reznikov)的從中狠撈一筆,也是這場大騙局的一部份。據估計,基輔政權高層從流入烏克蘭大雜燴一般的軍火市場中,至少貪污了4億美元。雷茲尼科夫甚至吹噓:他的國家提供給北約作為一個武器的試驗場。

近一個世紀前,前美國海軍陸戰隊將軍斯梅德利·巴特勒(Smedley D Butler)以「戰爭是一場騙局」作為他的一本經典著作的書名,而讓這句話廣為流行。他在書中譴責美國資本主義是如何從軍事入侵和殺戮中牟取暴利。

在今天,巴特勒的批判,同樣具有與時代相關的意義,而烏克蘭的衝突,或許更進一步地清楚表明了這一點。

西方媒體的報導越來越多地承認——儘管有些靦腆——這場戰爭對基輔政權,乃至北約強權來說,都是一場災難。自去(2022)年2月衝突爆發以來,烏克蘭軍隊的死亡人數,可能已高達40萬人。儘管傷亡慘重,儘管北約提供了大量武器、訓練和後勤支援,但烏克蘭6月初發起的備受期待的反攻,卻沒有取得任何領土上的成果。

《華盛頓郵報》本週的一篇報導顯示,大多數烏克蘭民眾對於殘酷的戰爭和無盡的傷亡,感到絕望。鑑於背後由北約支持的烏軍部隊,未能對防禦工事牢固的俄羅斯防線,取得任何進展,他們認為繼續敵對行動,已沒有任何意義。

然而,面對這一嚴峻的現實,美國和歐洲官員卻仍繼續讓水龍頭開著,不斷地流著鮮血。

我們看到波蘭總統安傑伊·杜達(Andrzej Duda)等北約領導人,本週敦促向烏克蘭運送更多武器,儘管他承認迄今為止軍事上是挫敗的。

毫不奇怪,澤倫斯基和他的親信也要求北約提供更多武器,並虛張聲勢地聲稱:他們永遠不會與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丁進行談判。有些人想要這場衝突繼續下去,由於他們有非理性的恐俄症,況且,光只是因為這場戰爭對他們個人來說,有太多利益可圖,他們也有理由希望這場衝突繼續下去。

在這場戰爭中,有誰看到民主的一點影子嗎?沒有,完全沒有。民意調查顯示,大多數美國人反對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有充份、確實的理由相信,大多數歐洲公民也堅決反對繼續助長這一場烏軍屍體不斷堆高的血腥戰爭。除此之外,這場衝突的持續存在,將冒著極為恐怖的風險:由於衝突螺旋的不斷上升而失控,導致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個世界最大核武器國家之間的全面戰爭。

在暴力和死亡帶來巨額暴利的背景下,西方國家內部因為貧困、匱乏與被剝奪感而引發的社會、經濟危機,日益嚴重。去年,美國因日益嚴重的物質和心理困擾壓力而自殺的人數,達到約 49,000人的創紀錄水平。儘管在他們自己的社會內部,存在大量未滿足的人類基本需求,但西方菁英領導人還是選擇優先升高與俄羅斯的代理人戰爭。拜登政府本週向國會要求的對烏克蘭的援助,超出了其政府為幫助美國位在太平洋的夏威夷州和今年夏天遭受風暴和野火蹂躪的其他美國本土州而指定的援助金額。

甚至更讓人憤怒、鄙視的是,如果西方國家與俄羅斯坐下來談判,以解決俄羅斯對於北約數十年來持續向東擴張,以及美國主導的武器控制條約談判的惡化…等地緣戰略安全上的憂慮,烏克蘭衝突本就可以避免。如果將外交手段列為優先,這場衝突仍有可能迅速結束。

但美國及其歐洲走狗,完全沒有顯示出循外交途徑解決衝突的動力。 他們已經沉醉於“保衛烏克蘭免受俄羅斯侵略”的妄想性宣傳敘述之中。 瀰漫於西方政客和媒體之中的恐俄症、仇俄症,已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任何合乎理性的想法,似乎都不可能被接受。西方媒體粗暴地公然審查任何顯示基輔政權(包括其所謂的猶太總統,澤倫斯基讚揚在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大屠殺中,與納粹合作的烏克蘭人)帶有納粹性質的報導。

同樣可悲的是,烏克蘭戰爭帶來的天文數字利潤,是任何和平解決方案的一個主要障礙。西方軍火公司是最有影響力的遊說團體之一,可以收買立法者在國會的投票。軍工複合體(MIC)有效地控制著西方國家的政府政策和媒體敘事。斯梅德利·巴特勒(Smedley Butler)在20世紀30年代,以及艾森豪總統(Dwight Eisenhower)在1960年代所觀察到的邪惡影響力,在今天,已變得更加強大和陰險。現在,軍工複合體(MIC)有更多的層次和維度。這不僅只適用於美國,也適用於所有西方資本主義經濟體。 實際上,這些經濟體是戰爭經濟體,是由武器公司運營、並為武器公司利益服務,這些公司通過在財團媒體中投注廣告和對於智庫的資助,來主導政策和公共話語。一言以蔽之,西方資本主義既是戰爭的贊助者,又是沉溺於戰爭的上癮者。

烏克蘭持續的流血和毀壞,是墮落的行為。但可恥的是,這種情況還會繼續下去,因為推動它的西方勢力,不知道還有任何其他的道路可以走。他們被關進了一個讓他們上了癮的屠宰場,一個違抗所有道德、合法性、和民主原則的屠宰場。

似乎除了俄羅斯徹底剷除基輔的納粹政權,來結束這場戰爭之外,已別無其他道路。當北約的反攻最終很快地動搖無力時,俄羅斯需要徹底、終極地粉碎這個納粹政權。西方列強及其基輔陰謀集團,沒有能力—也不是應得的—找到任何其他的出路。

 

   END —